<
    和老夫人在一起时间长了,她也有点佛系了。

    年货里面,肉制品比起往年少的多。

    “媳妇,你怎么了?”

    “想起一件事,还记得咱们做的素肉吗?”

    “回礼里面就有这个呀。”

    “本来,我想把它交给许旺财来做,但这次他做的事让我很不爽,除了他谁还可以?”

    石头想了想:“首选就是黄东海,其次是胡家,郭家不行,太实在,你娘家更不行,太贪,纪家专营药铺,对这个应该不在行,好象没别人了。”

    “是啊,咱们认识的人太少了。”

    “还是东海哥吧,我看他挺踏实的。”

    “这事你去跟他说,咱们出方子,要分成,看看他怎么说,这事我就不管了。”

    “好的。”

    话说,纪明堂回了青石镇,把箱子抬进屋,皇上跟纪礼走了进来。

    “这回真不少?”

    “十万瓶,说是十个月的量,不让臣老去她家。”

    “秦娘子这脾气可真够怪的。”

    “她还说...”

    纪明堂顿住,不知道怎么开口。

    “她还说什么?”

    “她还说,让臣和她男人在山水村教书。”

    皇上眼睛一亮:“这差事不错,教孩子读书轻松,闲暇时可以打理药铺的生意,还可以多跟她接触,多了解她,多从她那儿抠点东西,不能让朕赔本。”

    “皇上,醉香液,以前可是一千两银子一瓶,人家现在一百文卖咱,您还赔本呀?”

    “这不刚送了几车的贵重礼物嘛。”

    “那您同意臣去吗?”

    第206章 想的太简单了

    “去,必须去,威远县的活,你也得干。”

    纪明堂苦着脸:“皇上,臣没有三头六臂。”

    “你手下能人众多,自己看着安排,不然的话,朕调你去宫里。”

    “那还是教书吧。”

    皇上和纪礼一笑,拿着瓶子仔细瞧着。

    “她应该还能做更多,你在那儿时间长了,请她多做些,别说朕说的,就说边关将士需要,她心善,肯定答应。”

    纪明堂心里话,为了你们,我堂堂三品官,跪在她的家门口。

    也就我脸皮厚,搁谁受得了?

    再说朱有财,因为要过年,又有娇妻陪伴,外头的事一概不知,两人天天腻在屋里。

    往年,一到年根儿,朱家杂货铺的生意非常红火。

    可是今年,一个人都没有,太奇怪了。

    他的儿子把这件事告诉他,朱有财不信,跑到前面的铺子去看。

    果然,冷冷清清,连个客人的影子都没有。

    “这是怎么回事?”

    “儿子哪知道,好些天了,一直这样,就是没人来。”

    朱有财紧锁眉头,背着手,走出去,对面铺子那么多买家,他的眼珠子一转。

    掏出一块银子,在手里掂了掂。

    拦住一个刚买了年货的男子:“这位兄弟,跟你打听个事?”

    “您说吧。”

    “你们为什么不去对面的杂货铺买,而在这里买?”

    男子眉头一皱:“我经常在这儿买,都习惯了。”

    “哦,原来如此,叨扰了。”

    不死心,一个一个的问着,好多人都摇头,说着跟男子一样的理由。

    他就不信了,看到一个妇人,领着一个孩子来买东西,衣服破旧,一看家境就不好。

    于是上前拦住:“若是你能告诉我,你们为什么来这里买,那边连去都不去,这些银子归你。”

    妇人看到银子,咽咽口水,再低头看看自己的孩子,鼻子一酸。

    “真的吗?”

    “绝对是真的。”

    朱有财直接把银子塞她手里:“说吧!”

    “青石镇的大善人,黄老夫人吩咐的,不准去你家买货。”

    “还有没有别的?”

    妇人一咬牙:“山水村的货,谁敢卖朱家,货就不卖那人。”

    朱有财听了倒吸一口凉气,他娘的,光顾着美了,把这事给忘了。

    坏了,坏了,想的太简单了。

    秦娘子,再怎么讨厌项氏,那也是石头的娘亲,自己这样,明摆着就是打她的脸,这可咋办?

    他回到铺子,坐在椅子上,唉声叹气。

    正巧王氏寻他而来,见他这副模样,关心的问道:

    “相公,你这是怎么了?”

    朱有财长叹一声,把经过跟她讲了下,王氏打量着杂货铺,嫌弃的不行。

    “在这样的小镇讨生活,猴年马月才出息。”

    “我们朱家就是靠卖杂货起家的。”

    “去京城吧,咱们在那儿有宅子,我手里正好有个铺子,在那儿开一家同样的,有我哥在,让他介绍几个大户给你,不就好了?”

    朱有财听了心动不已:“只是我舍不得秦家的货,你也知道,那有多好吃,多赚钱。”

    “继续贩就是了?”

    “她知道我弃了项氏,娶了你,对我恨之入骨,让人堵了我的后路,以后都不能卖了。”

    王氏哧笑一声:“嘁,我当什么事呢,不能卖给你,却能卖给别人,换个人去收,别让任何人知道,不就行了?”

    朱有财的脸上,这才有了笑容。

    “娘子,你怎么这么聪明,我怎么就没想到呢?”

    王氏白了他一眼:“有我哥呢,咱们还怕了她不成?”

    朱有财本来笑着的脸,又沉了下去。

    “娘子,你不知道,这秦家后面的靠山是纪家。”

    王氏一惊:“你说的是京城那个纪家?”

    “对,你知道纪明堂吧,他就在这里当县令,跟秦家关系相当好,以前项氏在,我本想让她搭个桥,跟秦家交好,可是那个女人软硬不吃,一家子硬骨头。”

    “所以你才弃了项氏,选了我?”

    “不,是项氏太闹腾,她嫁给我,却还想着前夫,人家成亲,她就去闹,你说这样的,我能要吗?”

    “她前夫现在如何?”

    “那男的娶了府城钱家的女儿,听说她舅父在别的府城当知府。”

    王氏的嘴角一抽,哪个官都比自己哥哥的官大,本来想托大,这下没戏了。

    “行了,别苦着脸了,就按我说的做,京城多好,非在这小地方待着干啥。”

    “让我好好想想。”

    反正这个年,朱家是过不好了。

    皇帝这段时间,把济州境内所有的地方都看了,最后还是回到青石镇,不知为啥,他就喜欢这里。

    他发现,青石镇的经济比别的地方繁华,人与人之间的相处,也容易的多。

    而且,乞讨的人少。

    百姓们形成了风气,做善事,积善德,救济穷苦人!

    你在路上就看吧,老有人给乞丐一些粮食,铜板,做些力所能及的事。

    纪礼跟他解释道:“皇上,都是这些年,黄家的老夫人,和秦娘子做善事带动的,她们家雇人,都是先紧着贫困户。”

    “听说她家作坊里面的货只卖给山水村的?”

    “僧多肉少,放任别人来买,不紧乱,而且不好管理,还会引起本村人的不满。”

    “她本事那么大,还会怕这个?”

    “她是嫌烦,先让村里人富起来,再想办法带动别的村。”

    “她是有本事,可毕竟人单势孤。”

    “听说山水村的梅花要开了,咱们偷偷去看看,不去她家,她不知道就不生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