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m5n4小说网 > > 宦门逢春至 > 第432章
    方维皱着眉头道:“是抄出什么犯忌讳的东西了吗?”

    王有庆直摇头,“金英也说不清。我来回打听了两天,可是连人关在哪,怎么审,都不知道。万一……他们将人处置了……”

    方维心里头一大片阴云涌过来:“别急,想一想他们能抄出什么。整肃宫规,莫非……是狎具?”

    王有庆跺脚道:“小菊才多大,我舅舅管得很严,她很老实本分的,万万不会!”

    方维道:“你先别急,说不定是有人栽赃陷害。”

    王有庆一屁股坐在石凳上,忽然蒙着脸大哭起来:“我妹妹才刚过了两天的好日子,这是得罪了谁呢,莫非是那个不要脸的姓曹的……”

    他赶紧拍拍他的背,掏出帕子递过去:“有庆,在这里哭可以,可是在宫里千万别哭。宫人有规矩,不能有悲声,说不定他们就是想害你,万一你也忍不住,被人抓了把柄就坏了。”

    王有庆吸了两下鼻子,又拉着他的前襟跪下去:“方公公,我求求你,你一向好心肠,可千万得救救小菊,她太可怜了。我也不对,我没照顾好她,我愧对舅舅……”

    卢玉贞见他哭的一把鼻涕一把泪,连忙道:“我端些水来,给你洗把脸。”

    她进了堂屋,方维拉着王有庆道:“你先起来,咱们想想看,你平时见过有什么不该有的书或者图画什么的?或是什么逾制的衣裳首饰?”

    还没说完,忽然听见屋里当啷一声巨响,方维心里一沉,三步并作两步迈进屋里,只见一个铜盆掉在地下,还在原地转个不停。水全倾了出来,泼湿了半间屋子。

    卢玉贞站在铜盆旁边,手抖个不停,直直地看着他。

    他连忙问道:“你怎么了,手疼吗?”

    卢玉贞极快地转过身,用颤抖的手插了门闩,压着声音道:“我想到了,是我……我知道……”

    他的心直坠下去,忽然猜到了什么,咬着牙道:“是方谨送的那个……金钗有毛病?”

    她翻出了首饰盒,将里头的东西哗啦一声全倒在桌子上,手哆哆嗦嗦地拣出了一根金钗,仔细看了看,“果然是郑祥拿错了,这根钗子是金铺新打的,上头有金铺的记认。”

    方维将簪子拿起来看了两眼,心里纳闷,“这就是只金凤钗,配常服的,不是礼制金器。并不逾制,富贵人家也常见,就是做工精致些。”

    她整个人发起抖来,嘴唇也发白了,身体摇摇欲坠。方维连忙抱着她:“到底是什么,你慢慢讲。”

    “这钗子……是在张寿年抄家的时候,我在他家后院捡到的。”

    第238章 求告

    屋里死一般的沉默, 他俩面面相觑,只听见门外王有庆轻轻地敲了敲门:“方大人,你们没事吧。”

    方维转过身来, 眼睛恳求地看着卢玉贞, 将一根手指放在嘴唇上。她点点头,上前开了门:“真是对不住,我把水打翻在地下了, 你看地都湿了一大片。”

    方维道:“这样不小心,我来吧。”

    王有庆用袖子胡乱擦了把脸, 绝望地看着方维:“是我打搅了你们, 我就是太着急了。”

    方维倒了热水, 又取了条干净毛巾给他:“有庆,你把脸洗一洗,收拾一下,立马回宫里去。你如今是乾清宫的茶水押班,主子的性子你也知道, 最是喜怒难料,千万不要在他眼前露了相。小菊的事,我再去打听。宫里处置宫人, 最后也要记录在案, 先不要着急。”

    王有庆的眼泪又流了一脸,只得咬牙忍住了。方维嘱咐了几句, 便送他出门, 回来见卢玉贞在院子里头呆呆地站着, 叹了口气道:“不一定是这钗子的事, 你不要先挂在自己头上。”

    “就是我糊涂,一时贪心, 就收着了,我不该……”

    方维拉着她的手,只觉得一片冰凉,“不怪你,换了我也会揣着的。你仔细想一想,当日是什么情景,还有没有别人见过这钗子,慢慢跟我讲。”

    她一边想一边说,方维听清楚了,又拿着那支钗反复验看,问道:“那支钗是不是比这支精致些?”

    她点点头:“从银铺里拿出来的时候,我还心里琢磨着,这仿的毕竟是仿的,看上去差不多,这凤凰没原来的神气。”

    一股凉意从方维背后直涌上来。风一吹,他勉强镇定了,拍拍她的手,“别怕,相信我,我会尽力。”

    卢玉贞定定地看着他的眼睛:“要花钱打点吗,家里的首饰头面都能卖了,连同铺子里账上的钱,我立刻就去弄。不够我再去跟师娘说一声。”

    他苦笑了一下:“先别慌。你明天出去照常开铺,便当作没有这回事。说不定有人紧紧盯着咱们家里人,就等咱们露什么破绽。”

    她迟疑了半晌,两只手都覆在他的手上:“大人,都是我害的,千万要把人救出来,不然我怎么有脸见方谨。想要什么都跟我讲。”

    他郑重地握紧了手:“你是我夫人,郑祥是我儿子,先别说是谁的错,只当是天灾,咱们一块扛着。你放心,小菊就是咱们家的人,也是方谨的半条命,我会设法。”

    方维连夜进了宫门,直奔河边住所。郑祥睡眼惺忪地开了门。方维将事情说了一遍,郑祥立即醒了,张口结舌道:“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