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这本是光觉得最理所应当的一手,他这样问,进藤光立刻就愣了一下。“可是自己粘劫的话,为什么要这样做?会变成后手劫啊?”

    塔矢亮却蹙着眉头,紧盯着棋盘深忖着:“真的会失去先手吗?”

    “为什么不会?”

    “因为——”

    亮一手一手在盘面上摆出。而伴随着他的落子,光的双眼逐渐睁大:

    若白棋在a点粘劫,则黑方得先,不会放弃这样的优势,按正统双劫方式处理,双方各自在外寻找劫材。

    然而黑棋的阵地并没有如此无懈可击:棋盘的右边,看似稳固的边地,其实却仍有空隙。

    劫争进行到白热化,此时若白方在右边打吃,那么哪怕黑棋明知对方所图,却已不可能放下劫争去营救右边。

    最终便会形成双方的大型交换:白棋在劫争中失去二十子大龙,却吃下右边黑方势力——然而算算总账,竟还是白方得实利更多!

    这样一来,白棋就该赢了——自己本该赢的!

    “我也是棋局结束后,才忽然想到的。”塔矢亮的声音平和又随意,甚至有一点不好意思的样子,仿佛隔着一层纱,或者隔着一整个世界传来,“三劫循环已经很少见了,但我忽然想到,如果非要争一个胜负,会不会有其他的可能性……进藤?怎么了?”

    可是进藤光已经没有在听了。

    她只是大大地睁着眼镜,愣愣地看着塔矢,全然被摄取心魄。

    很难形容此刻她心中究竟是震撼更多、还是惊愕更多——他是怎么想到的?!为什么他能想到而我没想到?太厉害了塔矢,太厉害了。

    不愧是是万里挑一的天才,不愧是塔矢亮。世上怎么能有这样的棋?世上怎么会有这样的棋?!

    在这一刻,光终于明白了佐为当年看见自己在sai vs名人那一局后点出那一手的心情:若世间真有神之一手,此刻必是无限接近。

    这样的一手,竟然出自这样一局,一场平平淡淡的手合,一个平平无奇的秋日。没有任何特殊之处,它就这样平凡地降临、发生,而在场的,只有他们两个人而已。

    没有任何一个时刻,能比这一刻令进藤光更清楚地听见神明赐予的使命。

    有的人,生来就是为了下棋。

    有的人,因为围棋才能存续。

    可是,围棋是两个人的游戏。

    而我存在的意义,就是为了连接遥远的过去与未来——为了和塔矢一起,努力攀向更高的高处——为了让未来的人们直面棋神之时,能够离神之一手更近一步。

    为了传承。

    正是为此,神明才将塔矢赐给我,也将我赐给他。

    谢谢你,神明大人……

    “对了,进藤,你不是说有话要对我说吗?”塔矢亮忽然想了起来,“是关于北斗杯的事情吗?棋院的老师有跟我提,不过我还是认为应当你来当主将,晚一点我会跟仓田老师说的——”

    感谢你赐我引路灯,赐我肩上担,赐我心间爱,赐我身边人。

    “——北斗杯的位次,到时候我们三番胜负决定就好。不过,我要说的不是这个。塔矢,我想说的是……”

    进藤光心脏砰砰直跳。

    没有迷茫,也没有犹豫,想要传达的心情,所有的一切都展现在眼前,纤毫毕现,容易明白。她忽然知道自己该说什么,就在此时,就在此刻。

    抬起眼来,进藤光深深呼吸。而后,她开口:“——”

    第69章 新浪潮

    69.

    两年后,冬。

    韩国首尔,梅菲尔德四季大酒店。

    “北斗杯”三国青少年围棋团体赛由中日韩三国轮流举办,本届轮到韩国承办,会场设在首尔市中心的五星豪华酒店,以便选手下榻、媒体观战采访。比赛正式开始前几日,各国选手都已抵达,酒店门口更是挂上了大大的鲜艳横幅与花束。

    “……真是好大的阵仗啊。”早上七点多,来到会场的中国队领队的杨海,面对此情此景,也不由得吹了个口哨。

    今天是比赛第一天,根据赛程安排,本日只有韩国队与日本队的比赛,中国队轮空。因而他无甚压力,两手空空地来了。主要任务只有观战,俗称:

    吃瓜。

    这倒也不能怪杨海,更不能怪如此大阵仗的韩国主办方。

    北斗杯虽是青少年比赛,但随着世界各国顶尖棋手年轻化,其经济性和观赏性也越来越强。更何况,团体比赛与个人赛不同,更容易激发国民荣誉感与关注度。近年来,中日韩三国的新人棋手中,更不乏棋艺、个人形象都十分出众的年轻选手,以至于连电视转播权价格,都跟着水涨船高。

    本届北斗杯最大的看点,莫过于韩国高永夏选手与日本进藤光选手的再战。自两年前高永夏第一次在北斗杯上输给横空出世的日本女选手进藤光以来,这段孽缘就给这位韩国年轻高手带来了极大的刺激:要知道,高永夏可是韩国年轻一代、不,放眼整个韩国棋坛都算顶尖高手,年少成名,心高气傲,偏偏被一个新初段的日本少女打败——根据高永夏的说法,他们并非第一次交手,然而公开场合正式对局尚属首次——其挫败感之强,可见一斑。

    在那之后,根据高永夏的老师徐彰元在采访中的表述,永夏一度茶饭不思,反复复盘,甚至将进藤光公开的对局全都找来研究,视之为必须要打败的对手。据说还一度翘掉升段赛飞赴日本,不知找了谁取经,志得意满得回来继续埋头研究。